各二级学院: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提升广大青年群体反走私法治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全民反走私的浓厚氛围,全国反走私综合治理调查研究中心举办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反走私创作大赛。为积极对接本项赛事,动员师生参赛,争取更好成绩,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全民反走私,你我齐参与。
二、大赛时间
时间:2025年5月—12月;
征稿时间:2025年5月7日—10月31日;
评审时间:2025年11月1日—12月中旬;
获奖名单公示、公布:2025年12月底;
三、参赛对象
全校学生
四、参赛方式
可以个人或团队名义参赛(请注明有无指导老师,如有指导老师请在提交作品时备注指导老师简介)。
五、参赛类别
(一)视频类。
包含短视频、微动漫、微电影及MV等。所有作品须有成品提交,视频成品为MIP4格式,清晰度为1080P(1920*1080),编码格式为H.264,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配备中文字幕。如果其他格式在评奖时无法打开,视为无效作品。
(二)艺术设计类。
视觉传达:创意图形、招贴海报设计、字体设计、各类反走私元素设计等。
漫画插画:漫画、插画、绘本、“那客”元素设计等。所有作品须提交设计源文件,并附带JPG格式图片,要求RGB色彩模式、分辨率300dpi、大小5M以内。
(三)综合类。
综合类包含以下子类别:
1.书法类:仅限毛笔书法参赛,提交作品电子版不低于3M,并提供作品释文;
2.剧本类:微电影、戏剧、短视频等剧本;
3.AIGC类:结合使用AI技术制作的各类作品,AI作品参照相应类别的格式要求进行提交,并注明“本作品由AI生成”;
4.歌曲类:歌曲须为MP3格式,比特率128kbps以上,并提供歌词文本;
5.其他类:文学艺术(包括但不限于诗歌、散文、摄影作品)、H5游戏、活动策划案、教案等。所有作品须提交相关电子版成品。
六、参赛作品要求
(一)作品主题鲜明,积极向上。
作品要围绕“全民反走私,你我齐参与”主题进行创作,内容为防范打击走私违法犯罪活动,普及反走私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重点征集打击涉海走私、打击海南离岛免税“套代购”走私、打击“水客”、打击枪弹毒走私、打击洋垃圾走私、打击象牙等濒危物种及其制品走私、打击重点商品走私(如冻海产品、烟草、成品油、高档消费品、电子产品等)打击禁止进出境货物物品走私(如反宣品、淫秽物品、文物)、打击“异宠”走私以及打击骗税、骗补、洗钱等走私关联犯罪等主题的原创普法作品(其他涉及反走私的主题亦可)。要求作品思想和内容健康向上,反映时代主旋律。
(二)作品须为原创,不得抄袭。
参赛者必须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包括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所有参赛者提交的作品,主办方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备份。
(三)作品须未公开发表,不得多投。
参赛作品必须是未公开发表的,大赛不接受其他赛事获奖作品,且同一作品只能选投一个类别。主办方对大赛提交的作品,有进行学术交流、公益展示、宣传、使用推广、改编制作、产业转化代理、奖项申报等权利。一旦投稿就视为同意作品归主办方使用。
七、评选方式
大赛将对参赛作品进行四个阶段评选。
第一阶段:各二级学院对本学院提报的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
第二阶段:学校组织相关专家对各学院推荐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选拔优秀作品推荐至赛区参赛。
第三阶段:各赛区组织相关专家评选出各赛区等次奖作品及全国赛终审作品。
第四阶段:主办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评选出全国赛等次奖作品及其他奖项。
八、奖项设置
校内评选奖项: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大赛官方奖项:按参赛类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及入围作品奖项,并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一)视频类:
一等奖:奖金10000元或等额奖品和证书(1名);
二等奖:奖金5000元或等额奖品和证书(3名);
三等奖:奖金2000元或等额奖品和证书(7名);
优秀作品奖:“中国反走私”文创产品及证书(若干名);
入围作品:电子证书(若干名)。
(二)艺术设计类:
一等奖:奖金10000元或等额奖品和证书(1名);
二等奖:奖金5000元或等额奖品和证书(3名);
三等奖:奖金2000元或等额奖品和证书(7名);
优秀作品奖:“中国反走私”文创产品及证书(若干名);
入围作品:电子证书(若干名)。
(三)综合类:
一等奖:奖金10000元或等额奖品和证书(1名);
二等奖:奖金5000元或等额奖品和证书(3名);
三等奖:奖金2000元或等额奖品和证书(7名);
优秀作品奖:“中国反走私”文创产品及证书(若干名);
入围作品:电子证书(若干名)。
(四)优秀指导教师奖:
表彰和奖励大赛工作突出的指导教师,由大赛主办方及
专家评委根据参赛作品数量、质量,获奖作品数量、质量等
确定优秀指导教师,并颁发荣誉证书。
八、参赛办法
请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力量参赛,结合“中国反走私”相关元素(附件1)及优秀案例(附件2),制作、调整、完善参赛作品。填写报名表(见附件3)、版权承诺书(须同时提供电子版及扫描版文件)及作品登记汇总表(附件5)后,请于9月26日前提交至生活服务楼311,学校将组织开展作品评选,择优推荐参加下阶段比赛。
联系人:尹艳 联系电话:0532-86051636
附件:1.“中国反走私”相关元素及宣传案例参考
2.全国大学生反走私创作大赛优秀作品案例参考
3.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反走私创作大赛报名表
4.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反走私创作大赛版权承诺书
5.作品登记汇总表
学生工作部(处)
2025年5月7日